水文化民间团体
一业为主 两头延伸 多种经营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文化民间团体 > 水文化
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重点工作研究:初探哈尔滨古运河的保护和利用
发表时间 : 2021-02-03 17:15:50
内容分类 : 水文化
浏览次数 : 1137

在冰城哈尔滨地域内,水与金源文化总是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然而,似乎没有哪一条河流像“金兀术运粮河”一样特别……

运粮河概况

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别名“苇塘沟”,今亦称“库扎河”,为松花江干流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哈尔滨市南部,为无源河,是金代初期开凿的人工运河。运粮河东起哈尔滨市阿城区西部白城村西,自双城区周家镇境内穿过,流经双城区新兴、吴家镇与哈南红旗、榆树乡,向西延伸到道里区新江村西下坎附近汇入松花江,流域面积409km2,干流长度约60km(直线长度),河道平均宽度30~50m,沿途汇入泉水较多,但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补给。近年来,由于河道泥沙淤积,一些河段无雨季节成为干沟。这条神秘的河流,究竟与金兀术、大金国乃至金源历史有何渊源?它究竟如何实现“运粮”或者其他功能?对于当今冰城又具有何种现实意义?

运粮河之谜

在笔者跟随专家考察中,发现与运粮河有密切关联的金代古城遗迹共有7座,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平房区、双城市、阿城区。据初步考察,其中6座在沿河两侧分布,最近的松山古城毗邻河岸,最远20km左右。金史专家郭长海告诉笔者,这些古城当时均为驻军要塞,每城约有300人。也就是说,不足百公里的运粮河沿岸,金国驻军至少达2000人。结合沿岸曾发现的沉船、金代金银锭、北宋大钱等文物,可基本确定其运送军需粮草、钱财等重要物资的军用运河地位。

考察中,笔者跟随专家溯流而上来到运粮河源头之一的五常市牛家镇兴福村王货屯。在周边寻访探查过程中,金史专家在临近的肥猪刘屯取得了重大发现——在一处河源附近的湿地处,专家和笔者发现此地明显有人工修凿的痕迹,下有四方漕口可泊船只,上方是平台高地,这难道是装卸、存储货物的场所?经过分析,专家判断此处应为运粮河上游的终点码头遗址。郭长海兴奋地表示,距此几公里,便是有“会宁头铺”之称的金上京会宁府第一个驿站——驸马城古城遗址所在地。至此,此地是终点码头、连接金上京和运粮河的推断更得到进一步佐证。

综合考察情况和史料,专家尝试为笔者模拟了运粮河金代时的运作情况:从松花江干流经运粮河往金上京运送钱粮的船只,可能要在河口两侧的松山古城或四方台古城(一东一西)递交通关文书,之后从太安村的入口处进入运粮河溯流而上,一路来到肥猪刘屯的终点码头,卸货转陆路,从驸马城进入会宁府完成运输。至此,运粮河至金上京的一条漕运体系在笔者的脑海中完整而清晰起来。

据2017年5月林永强编写的《金兀术运粮河考察报告》中获悉,从金国初期至第四代皇帝海陵王迁都燕京期间,金上京会宁府作为都城,是大金国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有许多的官府、军事机构、寺院等,据史料记载金上京都城内军民总人口最高时达40万人以上。当时金上京的粮食、食盐等由金上京路转运司负责,转运司最早设在济州,后迁往肇州,当时两地均隶属于吉林省农安县。

更重要的是,在追寻运粮河水源的过程中,专家组不仅发现了河畔数千亩天然湿地,更意外地收获了沿河潜藏大量水下“暖泉”泉眼的重要线索。不仅为运粮河金史“正名”,更可能为冰城找到了一扇通往“暖泉之乡”的门。

运粮河分析

从运粮河的地理位置分析,从运粮河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运粮河、松花江和阿什河正好构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松花江和阿什河为两个等边,运粮河为底边,故三角形的任何两个边长之和,一定大于另一个边长。

运粮河汇入松花江口至阿城区(分水岭)河流长度约60km左右(直线长度),而运粮河口起沿松花江干流——阿什河汇入口至阿城区河流总长度约80km左右(直线长度),实际上阿什河下游段主河道蛇曲特别严重,故考虑主河道弯曲系数(2.0)后,实际的航运长度约160km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松花江和阿什河(简称:松阿)航运长度(160km)与运粮河长度(考虑主河道弯曲系数后80km)的比值约2.0左右,也就是说,运粮河长度约占松阿航运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很显然,金代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开凿人工运河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航运时间和提高运输效率。但是以下两个问题迄今为止,无任何答案,还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从金上京都城位置上分析,松阿水运如此不方便,为什么金上京初期建都在阿城区附近,而没有建在航运便利的松花江沿岸地势较高的南岗区附近?(道里区和道外区虽然更靠近松花江岸边,但是地势低,人类居住的防洪安全问题在当时条件下难以解决),舍近求远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古代人当时是否还考虑比航运更重要的特殊因素,不得已而为之呢?

从运河水源上分析,运粮河集水面积小(409km2),年径流量也小(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000万m3左右),虽然还有少量的泉水补给,但迄今为止,无法证明当时是如何实施漕运的?(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即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据参考资料[1]中叙述:“这条运河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人工疏通后形成的,是金代上京初期的一条水运河道,全长80多公里,河床平均宽度在200米以上”。如此大的运河水源从哪里来?运粮河上、下游暂按现状的水面比降(约1:1000)初估的水头差约80m左右,如此大的高差如何做到逆流而上的航运水位?(当时条件下不可能用船闸)。

水源上设想

从上述的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若要破解运粮河漕运的谜底,则首先要分析研究水源问题,其次是航运水位的衔接问题。这两个问题对现代而言,完全没有问题,非常容易解决,但对古代而言,绝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此,下面把这两个问题放在金上京初期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解决漕运问题,特提出不成熟的设想方案:

一是漕运水源阿什河方案。阿什河壅水建筑物位置,若假定在白城沟汇入阿什河干流的下游处,设计水位约126m(本次初估成果),运粮河汇入松花江口处,正常水位116m,运粮河航运长度约80km(考虑主河道弯曲系数后),松阿连通工程设计水位差10m,设计水面比降约1:8000(0.125‰)。

若现代要实施类似于松阿连通方案,则在分水岭段大开挖处实施地下暗河方案,即挖深40~80m段(长度约30km),采用盾构机开挖隧洞,既节省工程占地(古时候的土地资源没有现在值钱),又可以缩短施工期。

二是泉水方案。在参考资料[2]中叙述:“运粮河为何“下游水丰上游干”?金史专家那海州透露,根据调查,运粮河不同于一般的河流,上游四处源头无降雨时几乎都呈干涸状态,没有稳定的源头来水。那么,下游的丰沛河水又从何而来呢?在南岗区满族红旗乡,土生土长的老户赵德贵告诉笔者,这一段的运粮河里泉眼很多,有的泉眼直径几米,出水量大;在双城市五家镇暖泉村,村民韩君柱说,其实运粮河上游每年来水很少,但他们村子这段运粮河天然泉眼很多,“泉水全年6℃,冬暖夏凉。每年到冬天,就能看见‘眼’上冒白气。”附近的村子也因此叫“前暖泉”、“东暖泉”等。

现状运粮河汇入松花江口(正常水位高于116m以上)至立功水库坝下主河道长度约7.13km,立功水库正常蓄水位133.20m;立功水库至八一水库主河道长度7.22km,八一水库正常蓄水位142.06m,两个水库正常蓄水位差8.86m,水面比降约1.227‰;八一水库至友谊水库主河道长度16.56km,友谊水库正常蓄水位158.12m,两个水库正常蓄水位差16.06m,水面比降约0.97‰;友谊水库至兴隆水库主河道长度5.84km,兴隆水库正常蓄水位164.50m,两个水库正常蓄水位差6.38m,水面比降约1.092‰。总之,运粮河口至兴隆水库段主河道长度为36.75km,总高差约48.5m,估计河道平均比降约1.32‰左右。

若假定古代的运z粮河与现状情况类似,则要达到漕运的目的,应该从运粮河口至兴隆水库段,以松花江水位作为设计水位(如:116m),采用倒比降(如:1/8000=0.125‰),推求兴隆水库处主河道正常水位(如:111.4m)。因此,兴隆水库处运粮河需要开挖深度约50m左右。

运粮河现状

存在的问题:

——河道断流。运粮河现状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和少量的泉水补给,由于集水面积小、河道来水量少,主河道除雨期外,基本为干沟。


——河流水污染严重。由于哈南地区排污及污水治理体系没有完善,现状运粮河基本以排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水为主,而且运粮河的部分沟道成了天然垃圾场,以上情况造成运粮河水污染、水质恶化,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运粮河成为排污沟。

——湿地生态退化。近年来,受干旱沙化、开荒种地、挖塘养鱼、抓禽捕鸟、打砂取土、私建乱建等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运粮河沿岸湿地面临着退化危机。

据有关专家介绍,在沿运粮河考察中,相关数据初步统计表明,仅太平湖、闫家岗一段的湿地面积就在3000亩以上,如果再加上沿岸其他区域的连片自然湿地,运粮河的湿地总面积至少会达到5000亩。

目前,各级主管部门均已意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和环城生态保护带规划中均将城市周边湿地保护列为重要内容,并将逐步实施之中。

运粮河利用

运粮河由于集水面积小,补给条件单一,在无雨季节基本成为干沟,严重影响了现有的湿地资源,制约了两岸的农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使运粮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河流萎缩等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运粮河上游位于正在建设中的哈南工业新城内,中、下游位于城区规划范围之外。因此,建议对运粮河上游段采取河道综合整治措施,主要包括:清淤疏浚、排污口整治、岸线整治、河岸生态防护、植树与绿化、扩增水面(壅水建筑物)、景观建设等;中、下游段采取措施有:整修堤防、清淤疏浚、清水岸线、生态护岸、湿地保护、河岸植被修复等。

除采取如上工程措施外,还需要解决运粮河流域内河道生态水量、农业用水和部分哈南工业园区工业发展用水问题,该流域内现有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因此,只能通过外流域调水来解决,本次推荐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松花江引水,具体的工程措施上完全与“引松补阿”工程相结合,即通过引提松花江水,解决运粮河生态环境缺水问题,通过运粮河上的友谊水库和兴隆水库调蓄,为哈南工业园区提供一部分工业及绿化用水,还可以大力发展运粮河中下游两岸生态、观光农业,促进运粮河两岸旅游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更好地保护了水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1] “草根哥伦布”那正俊探秘“金兀术运粮河”,生活报,2018年5月。

[2] “金兀术运粮河探秘”解开千年古河的历史谜团,哈尔滨新闻网,2011年8月。

(吴明官  总工办公室  梁雅丽  王洪刚 党委办公室)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那一片“黄土高天”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52号
电 话:0451-86332189 传真:0451-86303140
邮 编:150080
邮 箱:hsyjyk@163.com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9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黑ICP备19001777号-1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